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广南玩的地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广南玩的地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家级古村落有哪些?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中华大地,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中华大地上,村落星罗棋布,我也算老驴友了,不过我认识的也只是冰山一角,仅从我自己了解下来给你介绍下。
中洞苗寨(贵州紫云县)亚洲唯一的“穴居部落”
贵州逢山必有洞!在贵州紫云县水塘镇的绵延大山里,有一座笔架山,海拔2200米的山上天然形成了三个大洞,称为下洞、中洞、上洞。中洞苗寨就坐落在一个深230米,宽115米,高近50米的中洞中,这里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特征,是中国乃至全亚洲最后的穴居部落。村子的中洞里,居住着吴、王、罗、梁四个姓氏的17户苗族人家,60多年以来,90多口人依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深居简出,与世无争。洞内居民靠着洞外从石头缝里开垦出来的土地过活,以种植作物为生,玉米、蔬菜和红薯为主,每家每户还养有小狗、小鸡、小猪,鸡犬相闻、羊声咩咩。他们早耕晚歇,过着穴居自得其乐的生活。村民的房子大部分集中在洞穴的前半部,家家都用木柱做支撑、用竹篾编织物作墙体,屋顶有梁无瓦。共有民房22间,教室4间,球场1个。
而中洞苗寨的出名据说来源于一位名叫叫胡兰克·博德的美国人,03年他来到这里,看到眼前艰苦的生活条件,于是捐款十余万元搭建起山下到洞里的电线。后来又三次来到这里,帮助这里的人改善生活,让洞里的居民养起了各种畜类维持生计。要到达中洞苗寨就必须爬山穿过下洞,这是一个布满化石的洞厅,经过两个多小时跋涉,穿过葱郁竹林,一个巨大洞穹便呈现出来,这便是中洞苗寨,在这个舞台上苗族人演绎了真实古朴的“山顶洞人”生活。
地坑院(河南陕县)
“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地坑院,是中国民间建筑的一个奇迹,也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这样的地方“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因此被称为中国最神奇的村落! 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一孔窑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这种造型别致的地坑院,多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地区的陕县地区,这里夏天天气炎热,冬天寒冷,而居住在这种地坑院则冬暖夏凉,非常舒适,对昔日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建筑是再理想不过,不得不说它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和创新精神的历史见证。 如今“穴居”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陕县境内保存较好,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依然保持着“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其中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住着六代人。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建造地坑院了,其最晚的院子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造的,年轻人都过上了富裕生活,大多搬离老院,而这些古村也亟待保护。2013年,国家首批公示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陕县西张村镇的庙上村因地坑元保存较为完好榜上有名。 此外,去陕县的地坑院一定要品尝一下慈禧太后和德宗皇帝曾经在这里吃过的十碗水席,这是当地的特色名吃,据说当年老佛爷品尝后也赞不绝口说“十碗水席,十全十美”噢。
悬空村(山西宁武)
太行山有最危险的村庄郭亮村,而山西的宁武县有最傲娇的村庄——悬空村;太行山有最惊人的挂壁公路,而宁武有挂壁公路的袖珍版——悬崖栈道;恒山有闻名世界的寺庙悬空寺,而宁武也有悬空寺的民间版。如果你认为最危险的村庄是建在悬崖边上的,那你可能还没见识过这个村子的厉害。因为这个村子不止建在悬崖边上,还是悬空的! 管涔山深处,浓密葱茏的林海之中,有三个古老神奇的悬空村:王化沟村、五花山村、曹家梁村,均属宁武县涔山乡,三村相距很近分别都建在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上,远处眺望好似空中楼阁,天上人家。在这个古老的村子里,处处可见石砌的小径、古朴的民居,村民们悠然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村子古老、静谧,却远近闻名。 村内房屋因崖就势,而要进村,则须沿着一条陡峭的山路缓缓而行,大多数的房屋都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山中人家大都建有小阁楼,阁楼背靠绝壁,面临深渊,游人至此,凭窗览遍万顷苍翠,依门望尽百里云海。 由于房子盖在平地,街道都是用木柱支架在百丈绝壁上,上面再平铺木板而成路面。游人走在这种极似古栈道的街上,所感觉到的悬空惊险,堪与杂技演员走钢丝相比。悬空村的周围景色在一年四季都那么诱人,生态环境原始幽静,山清水秀,因此这里也被当地人誉为“长寿村”。
纯手打,望采纳!
如果回答对您有所帮助的话麻烦点击右下角的关注和赞许,感谢🙏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行走古村落也是文化旅游项目,对于偏爱田园牧歌、生态风貌、民俗风情与历史建筑的人而言,即可锻炼身体,又可欣赏美景,还可体验民俗、品味历史。不少偏远古村落为外界所知,也得益于古村落爱好者的发现、记录与传播,尤其到偏远山村行走,客观上一定会对激活古村落、带动乡村旅游起到积极作用。
本回答所采用照片,为本文共同作者“豹走天涯”(海天豹)于2019年12月摄于浙江杭州的几个国家级古村落。
一、首先要了解“古村落”的概念
古村落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较多古建筑,同时保留传统乡村文化内涵和民俗民风的村落,它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据官方数据,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如果这些古村落都没有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乡愁"?
二、国家已将“古村落”的提法改为“传统村落”
2012年9月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已将“古村落”的官方称谓确定为“传统村落”,考虑到民间习惯,本号依然使用“古村落”。
三、国家级传统村落由谁行政许可?
是国家住建部,审批程序是各省区申报,国家住建部组织评审、公示、发文确定。(国家级之下还有省级、市级传统村落,由各省市住建部门负责审批)。
四、国家级传统村落有哪些?
自2012年12月以来,国家共公布了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由于篇幅有限,具体名录请登录住建部网站查询。大家熟知的河南郭亮村、四川桃坪羌寨都是国家级传统村落。
之一批:646个
第二批:915个
第三批:994个
第四批:1598个
第五批:2666个
国家级传统村落共有6819个,数量逐年增加,足见国家的重视,被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目录的,其保护建设费用由国家财政承担一部分,国家级的传统村落肯定也是省级和市级的传统村落,省市财政也会有相应经费预算。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宋朝流放犯人的沙门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北宋的流刑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沙门岛是一个流放重犯的地方,在今天山东省长岛县的庙岛。宋代叫作沙门岛,后来建了一个海神娘娘庙,到了清朝叫作庙岛。
宋代的流刑分四种:加役流(流放加苦役),流三千里,流二千五百里,流二千里。
北宋最严重的流犯一般送往:沙门岛,广南(广东、广西、海南),沧州、永兴军(边境)。帝王或亲王流放到房州(今湖北房县)。
北宋的流放重犯一般要刺配,水浒中称为“贼配军”,这是从五代继承来了的一种侮辱酷刑。比如林冲被刺配沧州。刺青的内容“选配某州(府)牢城”外,也有把罪名刺在额上的。卢俊义被流放到沙门岛,半路被劫狱。
北宋最黑的流放地是沙门岛。贪官一听到要流放到沙门岛,都会腿脚发软。因为沙门岛的流放犯人死亡率高达90%。沙门岛远离大陆,淡水和食物都要从大陆供应,口粮都是有定额的,在200-300人左右。有时中央 *** 把上千的犯人流放到沙门岛,但口粮供应却没有相应增加。管理沙门岛的官吏,就把原来多的犯人装麻袋里面投到大海喂鱼。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很多人知道“沙门岛”,是通过《水浒传》里头,卢员外被刺配到这个鬼地方才知道的。相比于林教头的沧州、宋三郎的江州,这个沙门岛似乎没什么名气,那它到底在哪里呢?
《水浒传》里说它在登州府,《宋史-地理志》里也提到它在登州。而宋代的登州,就是如今的山东省蓬莱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如是解释:“沙门岛,在山东蓬莱县西北六十里。”
而根据地理定位,可以知道,沙门岛,就是如今蓬莱县的长岛。而沙门岛的生存环境是极差的,史料记载:“如计每年配到三百人,十年约有三千人,内除一分死亡,合有二千人见管,今只及一百八十,足见其弊!”三千人只有一百八十人能生还,死亡率竟然高达94%!
也许有人会问,蓬莱自古被称为人间仙境,为什么沙门岛是那么个恐怖去处?这是因为:1、该岛离大陆较远,岛上也基本没有田地,给养供给困难;2、岛上的囚犯基本都要从事高强度、高危险的体力活动,医疗保障也无从谈起;3、岛上住宿、生活条件极差,而且由于举世隔绝,常常出现伤囚虐囚事件,反正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
所以,当卢俊义踏上去沙门岛的路的时候,他的命运基本也就注定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从地理位置来讲,沙门岛是山东蓬莱北部海域的一座小岛(也就是现在的北海海域),名字很诡异,总感觉岛上有克洛克达尔在玩沙子,而在《水浒传》中沙门岛是所出现的流放场所中距离最远的一处了。
在北宋,刺配之刑的严重程度仅次于死刑,毕竟宋太祖不喜欢杀戮,也不轻易给人判处死刑,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被流放的人要不被奴役一辈子要不就去参军上战场。自五代后汉时期,沙门岛正式被选为刺配的目的地之一,其中安友规成为了历史上之一位流放沙门岛的官员。由于沙门岛是海中孤岛,犯人想逃跑难度也很大(三阮表示毫无压力),这样一来犯人除了寻死之外基本也别想在服刑期间动什么歪脑子了。
官府人员的管理难度大大降低,也就给了他们“放肆”的机会,毕竟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孤岛上没人能轻易知道岛上会发生什么,所以在《水浒传》中被流放到沙门岛的人毫无疑问都是罪大恶极或者是官府真心想迫害之人,比如铁面孔目裴宣流放的目的地就是沙门岛。裴宣本是京兆府的六案孔目,为人刚正不阿,在当时那个贪官横行腐败分子满地的时代,有像裴宣和孙定这类的好官实在是难得。为什么说裴宣是六案孔目,因为在王安石变法之后,朝廷内部多多少少有效仿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形式,地方也分为吏案、户案、礼案、兵案、刑案、工案,六案孔目是六个分案孔目的管理者,所以裴宣的职位着实不小。而有时孔目又能直接左右官府的决策,有这样一个严肃的大人存在于关键位置,京兆府自然冤案很少。
但裴宣的刚直直接影响到了地方官府的利益,于是京兆府尹借助青楼女子将裴宣陷害入狱,刺配沙门岛(这个故事我们以后细细讲)。所幸路径饮马川时被邓飞所救,最后和邓飞、孟康一起上梁山。
总的来说沙门岛和普吉岛可以说是一个地狱一个天堂,别觉得是个岛就是让你去度假的…
文/逻辑文史游
还有海门岛也是个不错的地方~
答:《读史方舆纪要》有记载,沙门岛在登州“府西北六十里海中,海舟行者,必泊此避风,五代时,置沙门寨。”
宋代登州府即今山东省蓬莱县。
所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也记:“沙门岛,在山东蓬莱县西北六十里。”
据此,沙门岛就是如今烟台市下辖长岛县内西北海域中的长山岛。
长山岛四面环海,与其他31个岛屿和66个明礁以及8700平方千米海域面积共同组成现在的长岛县辖区。
整个长岛县辖区内有居民岛屿10个,全县人口是4万多人,经济发达,以2015年统计数据为例,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3.4亿元,其中主要来自旅游业。
长岛县境内风光旖旎,充满了海岛风情,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赏玩。
说到这,有人可能会感到不可思议,海岛秀丽,为什么会是流放犯人的地方?——那犯人是接受惩罚来了,还是观光旅游来了?
真相是:今日的旅游圣地,往日却是人间地狱。
读过《水浒传》的人,可能对这个沙门岛会有些印象。
众好汉劫取了生辰纲,梁中书怒不可遏,为了破案,派人去恫吓济州府尹,只一句“请相公去沙门岛走一遭”,该府尹就吓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玉麒麟卢俊义遭管家李固陷害,被判处的也是刺配沙门岛。
而《旧五代史•隐帝纪下》有“庚午,前永兴军节度副使安友规除名,流登州沙门岛”等语,即将囚人流放、囚禁于沙门岛,大约出现于唐末五代。
宋太祖开国之初,犯人多发配到秦州、灵武、通军等西北边陲。但这些犯人一旦脱逃,就会投入回鹘等部,为害边境。
为此,宋太祖作出了调整,改发配到海岛为主,通常是沙门岛、通州岛、海南岛三地。
《宋史•刑法志》记载:“配隶重者沙门岛寨,其次岭表,其次三千里至邻州。”即判处发配流放最重的就是发配沙门岛。
犯人到了岛上,主要干些什么呢?
《续资治通鉴•第三卷》记:“诏蠲登州沙门岛居民租赋,令专治舟渡女真所贡马。”即沙门岛囚犯所服工役主要是指是养马、造船等事务。
如果说,到了岛上单单是养马、造船,也不至于犯人对“沙门岛”这三个字闻风丧胆。
《宋史•刑法志》有一句话点出内幕:“罪人贷死者,旧多配沙门岛,至者多死。”
即发配沙门岛的犯人,多半会小命不保。
《宋会要辑稿》有一段记载,说宋嘉佑三年,京东路转运使王举元向仁宗皇帝报告沙门岛上管制犯人的弊端,他说:“计每年配到三百人,十年约有三千人,内除一分死亡,合有二千人见管,今只及一百八十,足见其弊。”
岛上本应有两千犯人,核查却只有一百八十人,死亡率之高,让人色变。
周辉《清波杂志》、王巩《甲申杂记》、沈括《梦溪笔谈》以及南宋法律典籍《庆元条法事类》第75卷,记载有许多沙门岛虐囚致死事件。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是岛上物资紧缺,粮食供应不上,则监狱长不得定期杀囚,以保证供养。
而《宋史•马默传》中记,宋神宗熙宁年间,沙门岛监狱长李庆虐杀囚犯除了上述原因,还有杀人取乐的变态爱好,其在岛上任职两年,共虐杀了七百名犯人,可说是杀人无虚日。
一句话,在宋朝,犯人到了沙门岛,就等于到了鬼门关。
登州沙门岛,过去曾是蓬莱仙山,风景美如画,到了北宋时期,这里却成了人间地狱,是一个令北宋臣民闻之色变的所在,是比宁古塔还要可怕数倍的地方。
沙门岛上沙门寨,沙门寨中是流人。囚犯生存条件之恶劣尤胜广南恶瘴之地。宋朝刑罚中有一种配隶制度,专为宽恕死罪而设置,犯人免除死刑后,被送到一个地点去接受管制和服役。这个地点通常是又偏又远。五代十国时期,主要配隶到西北之地,然地处边疆,容易逃跑进入塞外投敌,成为威胁边疆安全的危险因子。所以逐渐开始配隶登州沙门岛,950年,后汉隐帝时期,前永兴军节度副使安友规因为城池失守,被除名,流登州沙门岛。
那么这个沙门岛在哪里呢?它隶属于登州,在蓬莱县北海中五十里,四面环海,只要控制周围的船只,这里就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又因为岛上生存环境恶劣,成为配隶重刑犯的首选之地,宋太祖时期"罪人贷死者,旧多配沙门岛",一般就是杖脊(打板子),然后黥面(脸上刺字),发往沙门岛。所以《水浒传》中数次出现“刺配沙门岛”之说。犯人在岛上服劳役:造船和养马,沙门岛风景优美,似乎是个和舒服的地方,然而沙门岛却是北宋臣民闻之色变的所在。原因就在于“至者多死”。沙门岛与世隔绝,岛上有80来户人家,为这些集中在沙门寨中的囚犯提供口粮,僧多肉少,粮食奇缺,每年都有大量的囚犯到来,而粮食始终就那么一点,所以监押动不动滥用私刑,导致大量囚犯死亡,然后扔到海里,这在当时成为一种定例。
1016年,著作郎高清在太康县任内"多纳贿赂"而获罪,流配沙门岛。之后遇到大赦,高清在被赦的行列,然而高家一直等不到高清回家,原来当时的监押董遇已经将高清害死。为此高家状告董遇,然而因为证据不足、高清已死等不了了之,宋真宗为此下旨不准滥杀犯人,然而也只是一纸空文,天高皇帝远,没有哪个监押能真正做到。
1058年,京东转运使王举元提到每年配隶沙门岛囚犯太多而粮食太少,而且他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按照每年送到沙门岛三百人来算,十年就是三千人,除去十分之一的死亡数,和一部分遇赦移走的,应该还有两千人在押,然而粮食不过百十人的量。 这就导致大量的犯人没有饭吃,只能饿死或者被折磨死,然后扔进水中。
经过王举元的努力,沙门岛的情况略有改善,比如口粮增加至三百人、“立监以较赏罚”,然而沙门岛毕竟是和配隶之所,很多官员不认为应该给流犯配粮,所以配到三百人已经是宋廷的极限,这于沙门岛只是杯水车薪。所以沙门岛还是按照自己的那套办法来。熙宁年间,马默出任登州知州,得知当时的监押李庆在两年内杀了七百人,大为震惊,斥责道:“人命至重,恩既贷其生,又从而杀之,不若即时死乡里也,汝胡不以乏粮告而颛杀之?”之后李庆畏罪自杀。
马默深以为害,奏请宋廷,更定《配岛法》凡二十条,“溢数而年深无过者移登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沙门岛的压力。
之后宋廷开始考虑移配它处,将沙门岛上的犯人划分等级:"不移配" 、“遇赦移配广南" 、"配远恶处牢城"、“配近乡州军牢城"等。当然原本应该配隶沙门岛的流人根据罪行大小也配往它处。不过制度是制度,具体办起来却很困难,到徽宗时期,即便做了很多努力,沙门岛依旧是个恐怖的地方,罪犯死亡率仍旧居高不下。
“免死改流”不过是将生命多延长了几天,想要在沙门岛活下去是一件难上加难之事,实际上九成以上都喂了鱼。直到南宋时期,沙门岛不在宋廷的管辖范围之内,配隶沙门岛才成为过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南玩的地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南玩的地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